一、《若干政策》出臺的背景
2015年6月,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電子商務的若干意見》(池政〔2015〕24號,以下簡稱《若干意見》)。在該政策的引領下,2015-2016年我市電子商務發展在示范帶動、集聚發展、做大做強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一是電商主體不斷壯大。全市網絡銷售額超過100萬元的電商企業達70余家,較政策實施前增長了3.89倍,累計銷售額達5億元,骨干企業示范帶動作用明顯;全市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實現網上商品零售額1.4億元,增長98.5%,增速高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86.3個百分點。二是電商集聚初步形成。電商集聚平臺更加豐富,效果更加顯著。全市已建成7個電子商務產業園,入駐企業150余家;全國首個生態林產品電商平臺于年前正式上線;依托知名電商平臺成功搭建3個市級特色館、5個縣級地方館,匯集本地300余家商戶,1000多種產品。三是電商示范不斷深化。從面上看,縣域電子商務服務體系日益完善。石臺縣、東至縣相繼獲批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已建成100多個村級電商服務站,配套建設了電商服務中心、產品包裝中心、物流配送中心,農村電商發展步伐進一步加快;從點上看,2016年我市又有3家電商企業躋身全省第一方陣。九華股份、笨鳥先飛榮獲省“十佳新銳網商”榮譽稱號,鴻飛信息榮獲省“十佳電商產業鏈服務商”榮譽稱號。
2016年9月,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推進“電商安徽”建設的指導意見》(皖發〔2016〕33號),明確“著力培育電商主體、大力推進電商應用、加快完善基礎設施、加快構建服務體系、促進電商創新創業”等五大發展任務,這為我市電子商務發展提出了新思想、新要求、新路徑,加之《若干意見》試行期滿以及市場主體對加大政策力度的訴求,為此市政府決定,由市商務局(市糧食局)組織人員對《若干意見》進行重新修訂。
二、《若干政策》出臺的意義
一是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大力實施網絡強國戰略、“互聯網+”行動計劃等部署要求,拓展網絡經濟空間,促進互聯網和社會經濟融合發展;二是落實我省推進“電商安徽”工作要求,進一步開拓國際國內市場、培育打造“新徽商”;三是加快調結構轉方式促升級、提升產業競爭力的需要,電子商務正以迅猛方式發展,加速與傳統服務業、現代農業、制造業融合,滲透到實體經濟各領域、各環節,也引領著生產、生活方式的變革;四是促進我市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補齊現代服務業短板,不斷滿足城鄉居民消費需求,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服務。
三、《若干政策》的主要內容
《若干政策》共七條,具體內容如下:
第一條引進和培育電子商務龍頭企業,從引進電子商務高端項目、創建電子商務示范項目、鼓勵電商企業做大做強等三個方面,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電商企業來我市投資興業或投資建設市場帶動作用大的電子商務重大項目,大力培育本土電商企業做大做強,促進電子商務規?;?、集群化、規范化、標準化發展。
第二條分類發展電子商務平臺,支持創建自營類電商平臺、特色化公共服務平臺、第三方支付平臺,強化電子商務平臺載體功能,推動電商服務專業化,促進電子商務加快發展。
第三條推動電商集聚發展,支持建立物業、快遞、倉儲等配套服務體系完善的電子商務產業園,鼓勵新建呼叫中心、數據中心等公共服務類項目,搭建平臺推動電商企業抱團集聚發展。
第四條深化電子商務應用,從推動傳統企業轉型升級、提升電商企業應用水平、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鼓勵電子商務進社區等五個方面引導電子商務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引導傳統企業開展電商應用,降低電商企業運營成本,開拓國際國內兩個市場,促進跨境電商、農村電商、快遞業等有序發展。
第五條鼓勵創新發展,引導企業運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促進電商技術運用創新。
第六條加強組織領導,調整充實市加快發展電子商務領導小組,統籌指導、推進全市電子商務發展,要求各縣區政府、管委會相應推進。
第七條其他事項,主要涉及政策支持范圍、政策銜接、政策解釋機構和政策生效日期。
四、貫徹落實《若干政策》的主要措施
市政府對貫徹落實《若干政策》已作出明確部署,下一步的主要措施是: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按照文件要求,盡快調整市加快發展電子商務領導小組,負責統籌指導、推進全市電子商務發展。同時要求各縣區政府、管委會也要健全相應協調機構和推進機制,完善電子商務促進政策,加大統籌協調和政策扶持力度。
二是強化宣傳引導。充分利用網站、報刊、廣播、電視等媒體多渠道和上門服務、業務培訓等多形式宣傳文件精神,對《若干政策》進行全面報道、深刻解讀,提高公眾知曉率和參與度,努力營造電商發展的濃厚氛圍。
三是強化工作督導。市加快發展電子商務領導小組辦公室將對各地各部門貫徹《若干政策》情況進行督促檢查,進一步促進全市電子商務加快發展,確保市政府作出的決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到實處。